通大“陶学子”爱心助学行

2014年暑假,为践行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服务基层社会”与学社“提升自我,回馈社会”的宗旨,南通大学伯藜学社组建了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队长杨晓雷,队员王明宪、张馨丹、李源。周海燕,并邀请学工科唐新林老师为指导,师生一行六人于7月10日前往广西三江县知了小学开展了支教活动。此次支教活动历时7天,参加暑期学习的学生109人,共计150余课时,举办“感恩”、“梦想”两次主题班会。

身为队长的杨晓雷,临近期末时认真完成项目申请书,并递交基金会审核,得到了基金会与学校的认可。于暑假第一周全身心投入前期准备工作,监督小分队队员进行课件、教案的准备与完成自己科学课教员的教案准备,支教物资的筹集与采购,以及与山区小学和村委进行协商安排,并保持密切联系。与此同时与队员们制定了系统的行程安排。支教课程安排有英语、国学与礼仪、科学实验、趣味知识、医疗与卫生等。课下,在照顾队员生活的同时,带领小分队员深入田间地头、丛林茶园中采摘蔬菜、捕鱼及采茶等体味侗族的生活。通过侗字、芦笙、侗戏、侗家饮食等了解侗族的民族特点和历史传承,增强队员们独特的人文素养。

本次感恩支教行不仅得到了基金会老师与学校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而且在当地有极大影响,得到老师、村民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支教期间村委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与指导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临近离别之际,杨明书记代表知了寨盛情邀请支教小分队参加由知了小学师生和知了寨戏班子在村戏台联合举办的答谢文艺汇演,并赠与锦旗表示感谢。

2015年暑假杨晓雷再次带领由邹竣帆、满家磊、司艳敏、岳玉姣、袁敏、吴珺组成的陶学子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7人于7月12日前往广西知了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此次支教活动历时14天,参加暑期学习学生达140余人,并组织进行知了小学近十年来第一次升旗仪式。

7月14日下午两点,在广西的十万大山里辗转近三个小时后,支教一行人所坐汽车缓缓驶向知了。孩子们顶着炎炎烈日在村口迎接,穿着民族服饰唱起了“拦路歌”,一杯杯热腾腾的米酒和茶水为他们接风洗尘,之后便带领着他们穿过村子前往学校。杨晓雷在后来的交流中得知,欢迎仪式上的歌曲是知了小学的一位老师创作的,表示很感动,也感到很震惊。由此可以看得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导师,去引导他们,挖掘他们的特长才能,只要有机会,孩子们能做得更认真,更出色,更精彩。

在到达知了小学的时候,环顾校园四周,看到光秃秃的围墙,支教小队当即决定要将整个校园进行美化装扮,所以为知了小学绘制墙绘成为了此次支教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以邹竣帆作为主力,选图、打形、涂色,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全体队员也都全力帮忙。不论刮风下雨,他们也不敢懈怠,顶着个草帽,拿根粉笔在凹凸不平的墙壁上进行描绘,涂漆的时候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蹭上了些许油漆、颜料,干得不亦乐乎。夜幕降临,是绘制大幅墙绘最好的时候,他们搬出投影仪,依着投影仪投射在墙壁上的图案进行描摹,有时候一画便收不了手,一直到了凌晨十二点多才回家。但是所有人并没有喊累喊苦,而是从心底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他们能为知了小学留下的东西。

为了表达对于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和校长商量之后,杨晓雷带领着支教小分队全体成员为知了小学筹办了近十年来第一次升旗仪式。从挑选出升旗手和护旗手,到紧锣密鼓的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升旗仪式当天,每个孩子都安静地注视着国旗伴随国歌声冉冉升起,当即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在知了,他带领队员们一起经历了侗家人的“吃初六”节日习俗;支教小分队还得到了老师和村民家长的肯定,为他们举行了一场民族盛宴——侗族“百家宴”;并且穿上了纯手工自制的侗族民族服饰,亲身感受了一回侗族姑娘侗族小伙儿。

在知了,他们几个人也开使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重新树立自己的梦想。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触手生温,孩子们对于梦想的坚信不疑让支教队员感动而惭愧。同时也希望孩子们的梦想之旅有更多助力,让他们的逐梦之旅不再孤独彷徨。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虽然半个月的支教活动告一段落,他们的心却一直牵挂着那些孩子。

在这两年多的帮扶贫困山区孩子项目中,伯藜学社为知了小学寄去了一套投影仪设备,一批图书,电子琴和许多学习文具用品等物资。杨晓雷以及众多陶学子表示,支教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的文化知识是有限的,但若能藉此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并吸引外界更多的关注知了小学和山区教育,就能带来更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