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为41万,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八成以上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肝癌早筛早诊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有效途径。国家卫健委等机构多次发文提出肝癌早筛早诊的重要性。如何快速高效地让肝癌早日“现形”,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师生团队聚焦肝癌新型标志物,让“沉默的杀手”无处遁形。近日,团队的项目“智谱科技——肝癌早筛领跑者”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荣获全国金奖。
“进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后我了解到,肝癌高死亡率的根源在于早诊率低,我希望能够利用所学,造福更多家乡的病患。”项目负责人研24临床学硕王馨玥如是说。能否找到一种灵敏、特异、经济、快捷的肝癌早诊早筛新型标志物?公共卫生学院一群爱好科研的本科生们自告奋勇加入了附属医院王峰教授指导的“智谱科技团队”,致力于肝癌诊疗液体活检标志物及检测技术的研发。
有了科研梦想的引领,团队成员们不断翻阅相关文献、提出设想、与指导老师反复讨论。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简称miRNA)在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新的肿瘤诊断标志物及潜在治疗新靶点。肝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miRNAs,由于miRNA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低,提取难、捕获难,且只能实现相对定量,难以达到标准化,因此亟须研发一种新型的miRNA检测手段。质谱技术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是一种广泛用于精准检测蛋白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方法。如何利用该技术对检测血清中游离的miRNA分子进行高效定量?成了该团队成员研究道路上的“拦路虎”。
团队全方位解决了现有技术对miRNA提取难、捕获难、定量难的“卡脖子”问题,巧妙地将质谱法与肝癌标志物miRNA检测实现结合,在肝癌辅助诊疗领域实现“早、准、精”的三大突破。在王峰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在传统质谱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自主研制的特异性磁珠——DNA纳米球,包括磁珠和荧光探针,可以特异性吸附外周血中的肿瘤标志物,得到浓度近两倍的miRNA。检测方法方面,团队通过改良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够精准定量血清中肝癌相关miRNA的含量,相较于常规质谱技术,上样更为便捷,上样量更少。将miRNA等量转换为报告肽,做到绝对定量核酸。该技术实现了捕获识别靶分子的效率更高、肝癌预测时间更早、可同时检测多个miRNAs等多个优点为一体。
团队还在持续对整个检测体系不断优化,“我们想实现真正的精准检测。”研24公卫顾启弘说道。团队成员们周末、假期都往返于实验室、会议室,不停的实验和讨论,“晚上熬夜对我们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预防234班余苏澄笑着说。团队自成立以来,共发表论文9篇,拥有相关专利8项。
为了让技术走出实验室真正用之于民,在学院副院长高月霞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地编写商业计划书,进行市场分析、产品介绍、营销策略、财务预测等,不断地对项目进行完善、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喜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和省级荣誉,受到多家媒体的聚焦报道。
从去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到今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团队不断磨炼自我。“去年的银奖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种下了一颗争第一的种子。这一次我们如愿捧得金奖,用了4年时间,真正成为肝癌早筛赛道的领跑者”。王馨玥说,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学院与学校的鼎力支持。正是得益于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课题,搭建多个平台,指导学生将创新创业的项目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团队才能加快新技术的推广进程,促进全民健康事业。
(校报学生记者 钟钰婷)